10月12日,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星云楼)启用暨李奇茂美术馆开馆典礼在我校仙林校区举行。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国际著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校长陈骏、院长赖永海等出席典礼。典礼由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主持。
陈俊校长致辞
学有大师,大师来校
陈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在人文科学方面,南京大学的文、史、哲、曾经产生过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一直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镇。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相继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中国佛教通史》和《南京大屠杀全史》把人文科学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饱含着社会各界对南京大学的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感谢一直热心关注和鼎力支持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的星云大师。当代著名的水墨画家李奇茂先生与南京大学的结缘,缘起于星云大师。当他得知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学资助建造“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星云楼)”时,当即决定捐赠本人和收集的一批画作在星云楼里成立一个美术馆。李奇茂美术馆对于推进两岸艺术交流、繁荣南大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南京大学原校长、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蒋树声发来贺信。贺信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丰厚精神滋养,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南大传统文化学科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真诚希望中华文化研究院在传承文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为南京大学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蒋坚永副局长在讲话中称赞星云大师勇于探索、身体力行人间佛教思想的气魄和胸襟,肯定了星云大师为佛教的国际化、现代化和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在名誉院长星云大师和院长赖永海教授的领导下,已成为研究佛学和传统文化的重镇,期待以大楼启用为契机,打造精品,办出特色,不断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张连珍主席在发言中说,南京大学历来注重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近几十年来,南京大学的传统文化学科不断有新的发展,几年前重新组建的中华文化研究院,是南京大学推进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在发言中祝愿南京大学这所大师云集的著名大学,积极承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将中华文化研究院建设成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平台,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缘南大,布施无相
星云大师引用了《金刚经》中的“布施无相,度生无我”开篇,他说,《金刚经》五千多字,文字很浅,道理很深。整个《金刚经》的精华就是这两句话。布施要无我、无相,度众生,也要无我、无相。无相布施,就是说布施,捐献,给了别人就与自己没有关系了,所以这一幢大楼在他心中没有。他说,無相布施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变化人的气质,增加人的品质,这个功德比财富的布施还要重要。老师是用教化来布施,作用更大。
星云大师说,自己一向都没有忘记是一个中国人。他说:“我在扬州12年,在南京12年,在台湾66年,我明年就90岁。但是我在台湾66年了,台湾并没有说我是台湾人,他们到现在还说我是外省人,我回到扬州,家乡父老也不认识我,说我是台湾来的和尚。我究竟是哪里人?是中国人。”他说,中华文化、中国人是改不了的。尤其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超过了盛唐,已经成了地球上强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还不够光荣吗?在中华文化里面,大家团结一致,中国走到全世界,走到哪一个地方,都是一家人。不但是两岸一家亲,世界的华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大中华、大中国是一种信念。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你自己不能不信仰自己,不能不信仰国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国家才有我们大家。
星云大师特别提到了和南京大学的缘分。他说,他出生在距离南京不远的扬州,住了12年;因为南京大屠杀,父亲在此遇难,就在栖霞山寺出家做和尚,在南京也住了12年。他没有进过学校,念过几天私塾,但是他和南京大学有个缘分。出家后,他经常替师傅送信到南京,早上出发,几乎到傍晚才走到南京把信送到,因为路途遥远,在南京城里要经过南京大学抄近路。“我走过好多次南京大学的道路,我留有深刻的印象。”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为星云大师雕像揭幕。
李奇茂美术馆揭牌
作为中华文化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星云大师是当代世界佛教界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佛学大师,也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佛光山自开山以来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大量投入和诸多善举,是星云大师在推动当代人间佛教不断向前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其所提出的以“以慈善福利社会”思想的重要体现。星云大师祖籍江苏,出家于南京,长期以来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尤其关心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弘扬。2010年,星云大师慷慨捐赠三千万元人民币,用于建造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和资助南京大学的中华文化研究的建设。时隔五年,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竣工完成,并且汇集了众多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以传统文化研究的相关优势学科和研究力量为依托,已经逐步建设成为个开放性、跨学科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重镇。
赖永海院长接受采访
文化哲学专业现只招博士生
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星云大师对传统文化的造诣以及他的个人智慧,对整个研究院的发展方向、促进两岸文化交流都将起到重大作用。星云大师还将在南京大学开办讲座,用他的智慧和人生感悟,给青年学子以更多的启发。
研究院文化哲学专业2015年招了3名博士生,在佛学方面,主要由博士生导师净因法师带领。作为名誉院长的星云大师,也会通过讲座来跟学生们分享智慧。大师讲“禅与人生”,讲佛法的一些启发,对人的全面成长、对社会和谐很有裨益,特别是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智慧’,表现一种多元、科学的思维方式。
星云大师是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晚年视力衰弱后的星云大师开始练书法,因目力不可寻得断笔处,便形成了其“一笔字”的书写风格。去年,他将义卖所得善款及稿费、版税等,成立了文化教育基金,践行其“以慈善福利社会”的思想。